[打印本页][打印选项]
农家生态游 陶醉八方客
“双休日,开车只要10分钟,带着孩子到郊外采摘新鲜葡萄,既放松了心情,也感受了劳动的快乐,超值!”近日,家住霍山县花园小区的李女士开心地说。
  进入夏季,随着农村大棚果品的渐渐成熟,以采摘为特色的休闲农业游也渐渐热了起来。在与儿街镇大沙埂村美国黑提子种植园,笔者发现,有10余辆轿车停在门口,种植户主黎少亮介绍说,自从把荒山沟改造成提子种植后,每年都吸引了几千人前来采摘,一季葡萄收入20万元左右。
  同样,在霍山其他生态旅游示范点,以“住农家屋、吃农家饭、赏农家景”为主题的乡村休闲游也一样火爆。
  坐落于大别山腹地的磨子潭镇堆谷山村,利用毗邻白马尖景区、龙井河大峡谷风景区的地域优势,积极兴办起农家乐。如今,走进旅游区村口,一眼便能看见十几家“农家乐”一溜排开。屋内挂满了“驴友”们的签名旗子、T恤等,饭店内打扫得干干净净。游客入住后,既可以吃农家土菜,喝“大别山小吊酒”,还可以在自助厨房里自己烧菜,在酒坊内自己动手酿酒,居住既可以选择标间,也可以选择简洁别致的上下床铺,别有一番趣味。
  “周一到周五在城里上班,工作压力大,周末到乡村放松一下,给心情放个假,这种5+2的生活方式很不错啊!”一位“驴友”深有感慨地说。
  “暑假期间,我自己一家人根本忙不过来,还请了两名服务员帮忙,每逢周末、节假日,客人还要多,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能达到 100多人,收入 8000多元。”该村五星级农家乐“心愿农家乐”老板蔡胜明憨憨地说。
  近年来,霍山充分利用青山绿水的资源优势,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,把生态旅游作为拓展旅游发展空间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点工作来抓。不断完善水、电、路等配套设施建设,大力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建活动,出台加快生态旅游发展意见,积极发展生态渔村、乡村客栈、自驾营地等乡村游新业态,引导鼓励城区、景区周边群众发展以农民为管理者、以让游客体验为主要形式的生态旅游。2013年,该县共接待游客497万人,实现旅游总收入24亿元,真正实现了让百姓吃“旅游饭”,发“旅游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