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振兴,关键是产业要振兴。“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、乡村旅游、庭院经济,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。”
蓟州的旅游业尝试,从1994年或更早就已开始,农家院遍地开花。卫生一般般,饭菜一般般,环境一般般,服务更一般般,唯一可比的是价格,每个游客住3天2宿管7顿饭,只收120元……多年的价格战没有让农民富起来,反倒让蓟州旅游业陷入“低端”的市场刻板印象中。小王也就是那时候“去怕了……”
2012年,还未撤县设区的蓟县决定改变,挑选5个村建设乡村旅游“精品村”,其中一个入选村名叫郭家沟。郭家沟真的是道沟。这个小村子被夹在两山中间,全村51户、180多口人。郭家沟先天条件并不差,离梨木台、九山顶两个著名的景区都不远,但它就是没富过,2011年全村年人均收入不到1万元,与大多数落后的村庄一样,年轻人几乎全部外出,村子空心化严重。
对郭家沟改造是一次自上而下,彻底的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。区里请来北京的一家设计中心,明确了“山水田园风光、北方乡村文化、塞上民俗风情”的定位,开始对已有的农家院进行改造。这在村民看来是换汤不换药,反倒要让村民自己贷款背债,所以阻力一度非常大。设计团队上门讲解规划图纸,被村民举着铁锨赶出来,“一车好话也拆不了一个鸡窝!”
村支书胡金领不怪大家,他明白村民们的顾虑。顶着来自家人的巨大压力,他贷款150万元按照规划建起新的农家院。配合着村容村貌的一系列建设整治,郭家沟的第一轮提升改造用了6个月。2012年的十一假期是郭家沟提升改造后的第一次大考,胡金领家的农家院,一个十一假期挣了15万元……村民们不再抗拒,纷纷对自己的农家院进行改造。转型第二年,郭家沟全村人均年收入提高了6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