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 | 文 章 详 细 内 容 |
|
|
|
古稀老人办农家书院,群众信服拜书为师 |
|
|
[分类:蓟县民宿新闻/蓟县乡村新闻][字号:18px/14px/12px][颜色:■■■■■■] |
随着社会的发展,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日趋严重,因此,许多地区,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的人们越来越觉得读书无用,还不如早早的外出打工挣钱来得多。而对于“知识改变命运”深信不疑的刘深灵,自掏腰包创办“蓬莱书院”来驳斥“读书无用”的观点。刘老支书4年坚持下来,书院越来越火,这也坚定了他的想法:欲得“黄金屋”,欲遂平生志,农家子弟更需“六经勤向窗前读”。
刘老支书出资修了120平方米,藏书4000册的大书院,涉及文化、科技、政经、少儿、综合等,分门别类排列。这些书老少皆宜,岁破烂不堪,但弥足珍贵。虽然一开始来看书的人很少,但刘深灵又瞄准时机,第一个在村里创办集休闲、娱乐、餐饮、住宿为一体的“老刘农家乐”,每年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,村民因此也纷纷来取经,个别村民主动来找书读,拜书籍为师。一个需要用科学与文明去播种的乡村,或许其他都能缺少一点,但不能缺少一盏用智慧的光芒点亮的灯,这便是农家书院。农家书院虽不大,但却是浓缩知识的海洋,虽不富裕,却蕴藏着一座金山。农家书院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求之致富的农民,还有更多的乡村孩子及一些有文化的妇女、老人。我们要向老支书学习,让更多人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。
|
文章来源:蓟县农家院网 作者:蓟县农家院网 整理日期:2014-8-4 |
[文章浏览:946][留言反馈][打印文章] |
|
|
|
|